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 正文
“审判”父亲,一个22岁男孩的自白 世界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26 16:49:50 来源:互联网

父亲站在被告人席上,被控故意杀人,受害者是母亲。去年12月,陈昌雨的父亲一审被判死刑。陈昌雨不能原谅父亲,他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恋爱和婚姻,就像考试遇到不会的题。

天气好的时候,陈昌雨会去海边,坐在沙滩上堆沙雕,或者静听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


【资料图】

这座离家乡一千多公里的海边城市,22岁的陈昌雨在此生活了两年多。工作之余,他喜欢去海边放空,让头脑一片空白,不去想已故的母亲、被判故意杀人罪的父亲,以及即将二审开庭的案子。

但夜里,他不时会做梦,梦见母亲禹秀英笑盈盈或者面目全非的模样。

陈昌雨喜欢去海边。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何锴 摄

2021年3月14日,一场大火烧毁了他那个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据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陈继卫与妻子禹秀英长期关系不和。2021年3月14日23许,夫妻俩因琐事发生争吵后,陈继卫向禹秀英泼洒汽油并点燃,致禹秀英烧伤被他人送到医院抢救治疗。2021年7月28日,禹秀英伤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禹秀英系因烧伤致皮肤溃烂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陈昌雨回忆,2021年3月22日,他接到小姨电话后,当天就从打工地广东赶到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白色的纱布裹着她被烧黑的躯体和头部。旁边的病床上,躺着父亲陈继卫,他也被火烧伤了。

当晚,母亲告诉他,是父亲泼汽油点火,陈昌雨立即报了警。2021年11月20日,陈继卫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之后,曲靖市人民检察院对陈继卫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与此同时,陈昌雨与禹秀英父母对陈继卫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022年12月8日,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陈继卫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陈继卫赔偿陈昌雨及禹秀英父母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21万余元。陈继卫当场提起上诉。

陈昌雨对记者说,母亲离世后,他也失去了家和故乡。

22年前,陈昌雨在云南省宣威市热水镇(父亲陈继卫老家)出生,几个月后,父亲被判刑入狱。陈昌雨记得,一开始,他和母亲借住在别人家里,后来,爷爷奶奶隔了半间房出来给他们住。母亲带着他艰难度日,等待着父亲刑满释放回家。

据上述判决书显示:2001年8月,陈继卫曾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2007年2月提前刑满释放。2014年4月,他又再次被刑拘,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2016年6月刑满释放。

父亲第一次出狱时,陈昌雨已经6岁了。他不记得具体的细节,只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突然出现,让他很不适应,父亲脾气暴躁,经常打骂自己和母亲。

为了躲避父亲,初中毕业后,陈昌雨开始外出打零工。其间,母亲也跟着他一起外出过一段时间。六年前,他南下广东,现在在一座海边城市工作,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块钱。

面对父亲的家暴,陈昌雨曾劝过母亲离婚,母亲也曾多次离家出走,但她最终还是与父亲一同生活。陈昌雨至今无法完全理解,母亲为什么会愿意等待父亲、留在父亲身边。

母亲离世后,陈昌雨说,自己不会原谅父亲,他直呼其名字,称对方像一个陌生人,突然闯入他们母子俩的生活,毁掉了他的一切。在他心里,母亲是他的全部,父亲没有承担过自己的责任。“对他(父亲陈继卫)来说,‘父亲’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陈昌雨告诉记者,他期待二审的宣判结果,希望替母亲讨回公道。5月22日,陈昌雨的代理律师李莹表示,截至目前,还不清楚二审何时开庭。

在此前的采访中,坐在出租屋里,陈昌雨回忆母亲,想起事发前的那个冬天,他第一次带母亲坐高铁,从云南省曲靖市到宣威市,一个小时的车程。母亲感叹:“哇,这个车好快呀!”当天,母亲穿着一件蓝色的毛衣长裙,化着妆,母子俩一起拍了一张合影。

“那是我们最后一次合影。”陈昌雨说,恍若隔世。

禹秀英和陈昌雨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陈昌雨的对话】

“去读书,就逃离不了了”

澎湃新闻: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陈昌雨:小时候想去学美术,梦想当一名画家。当时我妈妈考虑,学美术可能也没什么用,不能把它作为一份职业,找不到工作,就没去学了。

澎湃新闻: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陈昌雨: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过年有好吃的,还会买新衣服,觉得很幸福。但慢慢长大,到读初中就不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都是我跟我母亲两个人一起过。

陈昌雨童年。 图源:陈昌雨微博

澎湃新闻:你那时候很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

陈昌雨:也并不是,只是看到别人家开开心心,自己多少有点羡慕,心里会有一种不舒服,失落感。

澎湃新闻:你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陈昌雨:她是一个坚强、漂亮、善良的女人。爷爷奶奶以及村里人对她的印象都很好。我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和我妈妈在一起的时光。印象最深的一次,好像是五年级的冬天,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当时我没有买棉鞋,要去学校考试,妈妈担心我鞋子走湿了脚冷,背着我去学校,走了两三公里。她那时也没有棉鞋,就穿着雨靴,从家里一直把我背到了学校。

后来,她因为劳累过度生病了,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有时鼻子会出血,从晚上出血到第二天天亮。我记得,她用纸巾把两个鼻子堵住,鲜血从她嘴里流出来。她床边放着一个盆,里面都是红彤彤的血。

禹秀英。 图源:陈昌雨微博

澎湃新闻:你小时候去监狱里看过父亲,还有什么印象吗?

陈昌雨:小时候,我妈带着我去看过他,但不太记得了。

澎湃新闻:小时候,你母亲是怎么跟你讲起你父亲的?

陈昌雨:具体不记得了,但她从小就教育我,不要走他的路。

澎湃新闻:你母亲曾对你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陈昌雨:她希望我考上高中,然后读大学,毕业后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中考的时候,我离高中录取线差40来分。我妈想让我去读职中,但多方面的因素,我没有选择去读。当时我考虑的主要是,如果我去读书,就逃离不了(父亲)陈继卫的“魔爪”了。

“如果反抗,打得更重”

澎湃新闻:小时候,父亲是一个罪犯,你会因此感到自卑吗?

陈昌雨:他第一次坐牢出来后,班上有同学骂我,说我是劳改犯的儿子。我没有感觉对我造成多大的心理伤害。但他们说我母亲,骂她是寡妇,说我是寡妇的儿子,我心里会特别难过。

澎湃新闻:父亲出狱后,你们一起生活了多长时间?

陈昌雨:他第一次出狱,我们一起生活了3、4年左右。他第二次出狱时,我已经出来工作了。对于我来说,他就是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进了我们母子俩的生活。我跟他,经常两个人坐着,不讲话,各玩各的。以前很多时候,我母亲劝我跟他在一起不要那么“尬”。每次,我嘴上回答说“行,好好”,但内心非常抵触。

澎湃新闻:那几年,他在家的时间多吗?

陈昌雨:不多,一个星期回家三四次,或者一两次。

澎湃新闻:他在外面做什么?

陈昌雨:好像是在做倒卖牛的生意,家里的农活是我母亲一个人在干。而且,他回来经常打骂我们。

澎湃新闻:他为什么经常打骂你们?

陈昌雨:他脾气很暴躁,说话不符合他心意或者喝酒了,就会打骂我母亲和我。印象中的第一次是,我上五年级时,母亲被他打倒在地上,嘴角流血了,地上还有玻璃瓶渣子。我吓坏了,跑出去叫邻居来拉架,但回来时他已经打完了。

澎湃新闻:他后来打你时,你有想过反抗过吗?

陈昌雨:没有。

澎湃新闻:为什么?

陈昌雨:他那时比我高,比我胖,我打不过他。而且,我如果反抗或者逃跑,被抓回来时,打得更重,时间也更久。他经常一边打,一边问我“你做错了没有,服不服?”之类。那时候,我每次都低着头,但心里非常恨他。

澎湃新闻:他打你们时,你们有报过警吗?

陈昌雨:以前都没有报警,2019年,我从外地回家时,看到陈继卫又在打我母亲,于是报了警。但警察来了后说,这是你们的家务事,他们管不了就走了。

澎湃新闻:你之前说,你母亲有几次离家出走,具体是什么情况?

陈昌雨:有几次她被陈继卫打了后,自己离家出走的;还有我劝她离家出走的,因为我保护不了她;还有就是陈继卫撵我母亲走的。在家里,陈继卫把我母亲当作免费劳动力,做家务以及干农活,并没有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妻子。

澎湃新闻:长大后,你劝过你母亲跟父亲离婚?但她说从来没有想过离婚?

陈昌雨:嗯,因为她考虑得很多,第一是担心陈继卫不肯离婚;其次,离婚的话,她担心我什么(钱)都没有了。另外,她担心他们离婚了,陈继卫会伤害我外公外婆,两个地方离得也不远。我妈妈这个人,她总是在为别人考虑,于是就陷入了这种“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处境。

澎湃新闻:你觉得你母亲对你父亲有感情吗?

陈昌雨:如果没有感情,她不可能带着我,等了他(父亲陈继卫)这么久。那时候,陈继卫第一次坐牢,我母亲完全可以走,或者带着我嫁人。但她没有。陈继卫对我母亲有没有感情,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澎湃新闻:你父亲有给你买过东西,或者给过你钱吗?

陈昌雨:我经常看到他裤兜里装着一百一百的红票子,但他几乎没给过我钱。有的时候,我妈没有钱了,让我找他要钱。他几块、十几块地给过我几次。

澎湃新闻:你15岁初中毕业离开家后,父亲陈继卫有主动给你打过电话吗?

陈昌雨:他有给我打过一两次,但是都没说什么,随便聊了两句就挂了。

澎湃新闻:我看你现在直呼你父亲的名字?

陈昌雨: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就直接叫他名字。

“整个世界塌了”

澎湃新闻:母亲被烧伤后,你回去看到她是什么情况?

陈昌雨:她躺在病床上,脸上黑漆漆,裹着纱布,我认不出她来。我知道她就是我母亲,但怎么都不相信她是我母亲。她看到我后,先问我,“你怎么来那么快?”那天,我从广东到云南,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医院。然后,她又问我吃饭了没有,我说吃了,心里很难受。她烧成那样了,还在关心我。病房有三张病床,母亲躺在进门的第一张床,中间空着一张床,陈继卫躺在最里面的病床。他也被烧伤了,不是很严重,当时能下地、上厕所、玩手机。

澎湃新闻:知道是你父亲点燃的火,你当时报警有犹豫过吗?

陈昌雨:没有。

澎湃新闻:你有问他为什么要点燃汽油吗?

陈昌雨:没有,因为他当时在医院时自己承认了。原因就是他当天晚上喝了酒,情绪不好,对我母亲发脾气。我母亲没有选择跟他睡觉,而是一个人在沙发上睡。后来,他就点燃了汽油。

澎湃新闻:你之前说,陈继卫跟警察说,他点燃汽油是因为他不想活了,想跟你母亲一起去死?为什么?

陈昌雨:我不知道。

澎湃新闻:你母亲临走前,有跟你说什么吗?

陈昌雨:母亲叮嘱我要坚强,一定要好好地生活。其实,自从我出来打工,一直到她去世之前,她都在讲这些话。母亲没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什么都没了,整个世界都塌了,唯一支撑着我的信念,就是为母亲讨回公道。

澎湃新闻:那一段时间,你是怎么度过的?

陈昌雨:那时候,我每天很焦虑、紧张,一天抽两包烟。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我当时想如果找媒体曝光都没用的话,我真的是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

澎湃新闻:媒体曝光后对你本人有什么影响吗?

陈昌雨:有影响,网上出现了不少质疑声,说我是个不孝子,说这是父母之间的事情,一个孩子为什么要掺和进来?他们不理解,这不止是父母之间的事。当时,甚至还有人猜测,我母亲做了对不起陈继卫的事,他才会这样做,很多网友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断章取义,胡乱去评论。

澎湃新闻:你看到这些评论会不会很难受?

陈昌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当时找媒体时就考虑过这方面的事,但看到这些还是很难受。

“不想生活在过去的压抑中”

澎湃新闻:2022年12月16日,曲靖中院一审宣判,陈继卫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同时赔偿你和你外公外婆二十一万余元。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陈昌雨:心里石头一下子落地了,但还是要等到二审结束后才能尘埃落定。

一审宣判后,陈昌雨给母亲发微信。

澎湃新闻:在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父亲那边的亲戚有联系你吗?

陈昌雨:没有。

澎湃新闻:我看到之前有报道说,你害怕未来和他再见面?

陈昌雨:我害怕他出狱后,会对我以及外婆他们造成伤害。

澎湃新闻:作为受害者家属,假如你父亲请求你原谅他,希望你给他写一份谅解书,你愿意原谅他吗?

陈昌雨:我不知道我母亲会不会原谅他,我是不可能原谅他的。

澎湃新闻:我看到有一种说法,你要求父亲判死刑,不仅仅是你和父亲的决裂,也是你和村庄、传统的决裂。你觉得自己能承受这背后巨大的痛苦吗?

陈昌雨:我觉得超过了我的承受范围,但我还是努力去把它承受下来。

澎湃新闻:你爷爷奶奶那边的亲戚,包括村子里的人可能很多都不会认可你的做法,你现在怎么看你出生的村子?你会担心失去故乡吗?

陈昌雨:就这么说吧,有母亲的地方,就是故乡;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那个地方,现在对我来说,不算是故乡,只是一个充满伤痛的地方。我无法否认那是我从小出生、成长的地方,但如果我可以选择出生地,我宁愿选择不在那个村子出生。

澎湃新闻:你上一次回村子是什么情况?

陈昌雨:2019年,我回去遇到我奶奶,她跟我打手势,意思是说她小儿子对她不好,叫我回去,带着她一起生活。我不想待在那里,在那里会让我很难受。我跟她说,我还有自己的事,就走了。我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不想生活在过去的压抑中。

澎湃新闻:你觉得你以后还会回去吗?

陈昌雨:不会,我希望用漫长的时光来遗忘它。

陈昌雨给母亲发微信说话。

“生活本来就是孤独的”

澎湃新闻:你现在能心平气和地想到父亲陈继卫吗?

陈昌雨:不能,一想到他就咬牙切齿,那种痛无法形容。

澎湃新闻:母亲过世后,你有迷失过吗?

陈昌雨:没有。母亲过世后,我唯一的信念就是让凶手受到法律的制裁。

澎湃新闻:你觉得累吗?会感觉孤独吗?

陈昌雨:累了就休息一下,生活本来就是孤独的。16岁时,我一个人出门打工,那种远在异乡的感觉,语言上的不通,对陌生环境、生活的不适应,对母亲的思念等,就让我体会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现在,感觉到疲倦和压抑的时候,我会去海边、寺庙走走,有时和同事喝酒、聊聊天等放松。

陈昌雨在海边玩沙子。

陈昌雨。

澎湃新闻:你觉得最艰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陈昌雨:母亲出事后,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眼泪“啪啦啪啦”就掉了出来。

澎湃新闻:你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

陈昌雨:二审快点开庭,这个案子早点结束,把母亲入土为安。等这个事情告一段落了,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

陈昌雨和记者去寺院祈福。

澎湃新闻:你想再去读书,或者学一门技术吗?

陈昌雨:我现在没有经济能力支撑我去读书。当然,一边上班,一边报考大学,这样是可以的,但这样也很难。我有想过,报一个成人班,提升下学历。我现在缺少的是知识,实践方面的话,我出来工作有六年了。

澎湃新闻:你平时会看什么书吗?

陈昌雨:现在看得少了,之前看《鬼谷子》,还有写孤独的书。看到有人把自己的那种孤独写出来,我觉得这是这本书的一个价值吧。

澎湃新闻:你想过结婚生子吗?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陈昌雨:暂时还不考虑(结婚生子)这个问题,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慈祥一点的父亲。

澎湃新闻:你渴望有一个家吗?你对家的理解是什么样子?

陈昌雨:家就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我现在说的只是家的概念,没有家人这种概念。

澎湃新闻: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陈昌雨:暂时还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其实很迷茫,现在就是希望未来自己能在这座南方城市定居,因为不想再回去了。

陈昌雨在家做饭。

标签: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量继续小幅萎缩 大盘反弹中个股涨多跌少

沪深两市7月7日探底回升,合计成交量继续小幅萎缩,大盘反弹中个股涨多跌少。龙虎榜中,虽然大盘出现反...

多家基金公司发布溢价风险提示 LOF基金二级市场表现异常

近日,多只场内规模不大、流动性欠缺的LOF产品的二级市场交易坐上过山车,价格在多个交易日内暴涨暴跌。...

业绩预增股走出强势独立行情 吸引了机构抢筹

近期市场震荡盘整,业绩预增股却走出强势独立行情,而部分机构已提前埋伏其中,部分业绩大幅预增股则吸...

重庆:到2025年25个重点领域企业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

3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日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

重磅!2021“发现重庆之美”获奖名单揭晓

3月19日,2021发现重庆之美颁奖典礼在线上举行,最美城市管理人、最美坡坎崖、最美街头绿地、垃圾分类时...

去年重庆回收废弃农膜1.4万吨 农膜回收率达89.31%

3月16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农业面源...

申报分两批!今年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工作启动

3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我市将开展...

浙江鄞州:“水、电、气、数”通办专窗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近日,在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66岁的邱隘镇沈家新村居民邱秀月在一个窗口相继办理了不...

打开“浙里办” 浙江1000家农贸市场农产品可线上比价

今天哪个菜场的五花肉最便宜?食品安全抽检结果怎么样?这些问题,浙江居民只需打开浙里办APP上的浙里市场...

浙江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发布 打造乡村数字旅游

19日上午,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发布暨东鉴湖农旅观光体验启动仪式在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举行。当天,...

总投资超10亿元!6个石化装备运维项目在岱山签约

日前,总投资超10亿元的6个石化装备运维项目在岱山经济开发区集中签约。此次签约的项目占地106亩,规划...

如何避免成为“买而不做”的“装备党”祝 杰

自恋是人的天性,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是更好的,那么自己拥有的事物,也就相应地被自我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山西临汾:率先在全省建起农村集体经济开发区

3月17日,临汾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临汾经济开发区揭牌。以此为标志,临汾率先在全省建起...

一线工作近22年的缉毒警:我知道坏的是毒品不是人性

  “影子”般的缉毒警:一线工作22年,我知道坏的是毒品不是人性  如果我不继续干,别人也要干,缉...

广东肇庆“毒驾连撞5车致1死”肇事司机被批捕

  1月5日14时30分许,广东肇庆市端州区一男子赵某毒驾连撞5车,致一人死亡。  1月10日,澎湃新闻(ww...

江西最大文物倒卖案宣判:倒卖国家二级文物 9人获刑

  中新网南昌1月10日电 (冷峥嵘 张一怡)江西省共青城市人民法院10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院依法审结...

青海保障门源地震后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

  中新网西宁1月10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0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青海海北州门源县6 9级地震灾害发...

广西东兴口岸恢复通关 入境需网上预约

  中新社防城港1月10日电 (翟李强)自2022年1月10日零时起,广西东兴口岸和边民互市贸易区恢复人员、...

呼和浩特:寒假期间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0日电 (记者 张林虎)10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获悉,在暑假校内托管试点的...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老寨火灾原因公布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老寨火灾原因公布:小孩玩火引起  中新网昆明1月10日电 (罗婕)近日...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蔡奇陈吉宁李伟魏小东张延昆出席   张延昆齐静当选市人...

天津市委市政府致全市父老乡亲的慰问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

  中新网天津1月10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10日发布了“致全市父老乡亲的慰...

天津米面油存量由20天提高至30天 超市菜市场进货量翻倍

  天津米面油存量由20天提高至30天 蔬菜库存量、超市菜市场进货量翻倍  记者10日从天津市商务局获...

兰州名师话“美育”:“尚乐立人”分层培优 以“美”润教

  中新网兰州1月10日电 (记者 刘玉桃 高莹)“实际上音乐课作为一门非高考科目,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

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新华全媒+|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 题: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重庆姐弟被生父扔下坠亡案上诉期结束 一审法院暂未收到两被告人上诉状

天津:划定封控区 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江歌母亲江秋莲:尊重法院判决,法律认定在我意料之中

中国边疆“北方第一所”:9名民警守护“生命禁区”

辟谣!网传“封控区管控区相继解封”通知并非西安

河南安阳9日12时至24时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

老人5折环卫工8折生活困难免费 这家面馆背后有个暖心事

铁路公安以110幅优秀书画作品庆祝人民警察节

本周中东部冷空气频繁 东北等地有降雪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0例

“打拐”民警眼里的百态人生:见证一份份不愿放弃的爱

迎腊八北京晴天上线 阵风6至7级体感冻人

多省份倡议春节“非必要不离开”,这地补贴1000元

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典型案例发布 有力打击制假贩假行为

15年照顾170多个新生儿 金牌月嫂“漂”到海外去看娃

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案一审将于今日宣判

河南省安阳市两地划为高风险地区 一地划为中风险地区

员工迟到一次罚一千引争议 单位惩戒员工法律边界何在?

以体育人 秀出“青年范儿”

保安、厨师曾被竞业限制 企业滥用竞业限制让员工很苦恼

反诈老陈破圈:人民群众在哪 就把反诈宣传开展到哪

一所中职学校的育人实践

各地严惩恶意欠薪 保障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

中学生成剧本杀行业潜在消费人群 多方助推行业“净化”

“这就是我最好的选择”

对餐饮浪费说“不”(百姓关注)

校园“直通车” 服务“零距离”

琉璃河遗址 两段铭文共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千元修复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琉璃河遗址 两段铭文共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公交将开展无人驾驶道路测试

河南郑州调整五地为中风险区域 公路入郑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共享法庭”让金融消费者畅享“智慧司法”便利

《传奇2》网游著作权纠纷案峰回路转 最高法五份裁决四份改判一份发回重审

三代警察:从未放弃的28年

“胡叔叔”的寻亲工作室

天津津南本轮本土疫情第3—20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

“团圆”行动刑侦专家吕游 每一个案例都有单独的技术方案

河南“战疫”直面五重考验

开考古书店日均两三个顾客 流量时代她决心仍是只卖书

冬奥开幕在即 “双减”催热冰雪课堂

“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患者”彰显生命至上

天津多站进京车票暂停发售

冷空气来袭广州气温骤降 广东多地发布寒冷预警

“电话发我”——“霸气回应”疫情求助背后的城市温度

天津津南区再增20例阳性感染者,详情公布

电影《农民院士》昆明首映 为观众呈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南宁铁路警方春运期间将免费提供被拐儿童父母DNA检测服务

天津津南调整区域风险等级:1个高风险6个中风险!

天津全面加强离津管理 实施离津审批报备制度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自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